標準地址下載:
GBT 2423.24-2013 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Sa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及其試驗導則.pdf
可關注韋斯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

《GB/T 2423.24—2013》是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環境試驗標準之一,等同于國際標準 IEC 60068-2-5:2010。該標準主要用于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環境,評估電工電子產品、材料或設備在太陽輻射條件下的性能變化。
該標準整合并替代了1995年版的GB/T 2423.24和GB/T 2424.14,更新了光譜能量分布依據(由CIE 20改為CIE 85),并明確了試驗設備、測量方法及試驗程序。
本標準適用于所有可能暴露在太陽輻射下的設備和部件,目的是檢測其在太陽輻射作用下發生的:
電氣性能變化
機械性能變化
外觀或物理結構變化
例如:戶外電子設備、汽車零部件、建筑材料、涂層、塑料制品等。
輻照度:標準值為 1120 W/m2,允許偏差±10%。
光譜分布:依據CIE 85:1989,涵蓋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波段。
溫度:試驗箱內溫度應可控,升溫/降溫速率小于1 K/min。
濕度:根據需要可在照射期、黑暗期或全程控制濕度。
臭氧與其他污染氣體:需排除,除非試驗另有要求。
太陽模擬光源:如氙弧燈,配合濾光器以符合標準光譜。
黑標準溫度計/黑板溫度計:用于測量樣品表面溫度。
總輻射表:測量輻照度。
溫濕度控制系統:保持試驗箱內環境穩定。
光譜輻射度儀:用于校準和監測光譜分布。
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尺寸和功能檢查。
程序A:24小時周期,8小時照射 + 16小時黑暗
→ 模擬最嚴酷自然條件,適用于熱效應研究。
程序B:24小時周期,20小時照射 + 4小時黑暗
→ 強調光化學劣化效應。
程序C:連續照射
→ 適用于熱容量大或僅關注光化學效應的樣品。
試驗結束后再次進行外觀、尺寸和功能檢查,評估性能變化。
試驗箱:應能提供符合標準光譜的光源,輻照度均勻性控制在±10%以內。
溫度測量點:位于輻射測量平面下方0–50 mm,避免直射。
光學部件清潔:燈、反射器、濾光器需保持清潔,避免污染影響。
臭氧排出:試驗箱應能有效排出由紫外線產生的臭氧。
標準中未單獨規定恢復條件,但通常試驗結束后,樣品應在標準大氣條件下(如23℃、50%RH)恢復一段時間,再進行最后檢測,具體應根據產品規范確定。
樣品安裝:應避免相互遮擋,保證輻射均勻。
污染控制:樣品表面應清潔,避免灰塵影響吸收特性。
光譜一致性:若使用非標準光源,需了解樣品的光譜吸收特性。
安全防護:試驗過程中需注意紫外輻射和高溫對人員的危害。
《GB/T 2423.24—2013》為產品在太陽輻射環境下的可靠性評估提供了科學、規范的試驗方法。通過模擬真實的太陽輻射條件,企業可以在產品研發階段及時發現潛在問題,提升產品的環境適應性與使用壽命。
如果需要進行此類試驗,建議在專業實驗室中按照標準要求嚴格執行,并詳細記錄試驗參數與結果,確保數據的可靠性與可比性。
方案咨詢/業務洽談,請聯系:
電話/微信:1333583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