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23.12-1997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Fda-寬頻帶隨機振動-高再現性.pdf
可關注韋斯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

《GB/T 2423.12—1997》是中國國家標準中關于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標準等同采用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 IEC 68-2-35,主要規定了“試驗Fda:寬頻帶隨機振動——高再現性”的試驗方法。該標準適用于評估電子產品在隨機振動環境下的機械強度和性能穩定性,具有較高的再現性和可靠性,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替代了之前的GB 2423.12—82版本。
該標準適用于電工電子產品和元器件,尤其是在使用或運輸過程中可能受到寬頻帶隨機振動影響的產品。通過本試驗,可以識別產品的機械弱點和性能退化情況,為產品設計、質量控制和驗收提供依據。
振動類型:寬頻帶隨機振動,加速度值呈正態分布。
頻率范圍:由產品規范指定,通常覆蓋較寬頻帶。
加速度譜密度(A.S.D):根據產品等級確定,需符合標準中規定的頻譜形狀和容差。
模擬運輸振動試驗臺:能產生寬頻帶隨機振動,具備足夠的推力和位移能力。
初始檢測:
對試驗樣品進行電氣和機械性能檢測。
若規范要求,進行共振頻率檢查。
安裝與固定:
試驗樣品應按照標準要求安裝在振動臺上,確保固定點與控制點一致。
頻率響應測量:
使用正弦掃頻方式測量樣品的頻率響應特性,識別共振點。
預調激勵:
在正式試驗前施加低等級隨機振動,用于系統均衡和預調。
條件試驗:
在三個相互垂直的軸向上依次施加隨機振動。
實時監測和控制總方均根加速度,確保符合規范要求。
記錄加速度時間歷程樣本,用于后續頻譜驗證。
最后檢測:
試驗結束后再次進行電氣和機械性能檢測。
若規范要求,進行共振頻率復查。
試驗結束后,樣品應有一段恢復時間,使其恢復到試驗前的狀態(如溫度、濕度等),以便進行準確的性能評估。恢復時間的長短由產品規范規定。
振動臺:應具備足夠的推力、位移和頻率范圍,能模擬真實振動環境。
傳感器與儀器:應具備高精度、寬頻帶響應能力,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夾具: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質量,避免引入額外振動響應。
分析系統:應支持實時數據處理和頻譜分析,滿足高再現性要求。
驗證方法選擇:應根據頻率范圍、樣品特性、儀器能力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驗證方法(如附錄A、B、C所示)。
數據分析:應注意儀器誤差、分析誤差和殘余波紋對結果的影響。
記錄與報告:應詳細記錄試驗條件、儀器設置、數據分析結果和異常情況。
安全操作:試驗過程中應避免過載、共振失控等可能導致設備或樣品損壞的情況。
《GB/T 2423.12—1997》為電工電子產品提供了一套科學、嚴謹的隨機振動試驗方法,尤其適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場合。通過本試驗,企業可以有效評估產品在振動環境下的耐久性和性能穩定性,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方案咨詢/業務洽談,請聯系:
電話/微信:1333583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