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地址下載:
可關注韋斯的公眾號,了解更多的相關內容!

IEC 60068-2-39:2015 是一項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的環境試驗標準,全稱為《環境試驗 第2-39部分:試驗與導則:復合溫度或溫度與濕度與低氣壓試驗》。該標準旨在提供一種統一的試驗方法,用于評估設備或組件在復合環境條件(如低溫/高溫、濕度、低氣壓)下的性能變化。
該標準第二版于2015年發布,替代了1976年的第一版,主要更新了試驗嚴酷等級的優選值,并增加了對溫度、濕度與低氣壓復合試驗的詳細指導。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電工電子設備或組件,用于評估其在運輸、存儲或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復合環境條件下的適應能力。試驗的目的是檢測樣品在以下方面的變化:
電氣性能
機械性能
其他物理性能
標準中提供了多種溫度、低氣壓與持續時間的組合,例如:低氣壓高低溫濕熱試驗箱
| 溫度(°C) | 低氣壓(kPa) | 持續時間(h) |
|---|---|---|
| -55 至 155 | 5 至 70 | 2 或 16 |
復合環境試驗箱:能同時控制溫度、濕度、氣壓。
溫度與濕度傳感器:需具備高精度與穩定性。
氣壓控制裝置:能實現快速降壓與升壓。
功能測試設備:用于中間與最終性能檢測。
數據記錄系統:記錄試驗過程中的各項參數。
根據產品規范,可能需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
樣品安裝:按規定狀態(如通電/斷電、包裝/未包裝)放入試驗箱。
溫度穩定:以不超過 1 K/min 的速率調整至目標溫度,并等待穩定。
功能檢查:在溫度穩定后、降壓前進行中間性能測試。
降壓:以不超過 15 kPa/min 的速率降至目標低氣壓。
保持條件:在規定條件下保持一定時間(如2小時)。
恢復:逐步恢復至實驗室環境條件。
在低溫低壓條件下注入水蒸氣,形成霜凍,隨后升溫至0–5°C,再恢復氣壓,最后在常壓下進行濕熱試驗。
試驗結束后,樣品應在實驗室環境條件下恢復,具體包括:
氣壓以 ≤15 kPa/min 的速率恢復至常壓。
溫度以 ≤1 K/min 的速率恢復至實驗室溫度。
恢復后進行視覺、尺寸與功能檢查,以評估試驗影響。
試驗箱應能精確控制溫度、濕度與氣壓。
應具備低風速條件,以減少對樣品的熱干擾。
溫度測量系統應考慮低氣壓下熱交換效率降低的影響,必要時使用輻射屏蔽。
所有測量設備應定期校準,確保數據準確。
溫度測量的特殊性:
在低氣壓下,溫度傳感器的響應時間變長,易受樣品熱輻射影響,需采取屏蔽措施。
試驗報告內容:
應包含客戶信息、實驗室資質、試驗日期、試驗條件、樣品描述、設備性能、測量不確定度、校準數據、試驗結果等。
安全性:
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電弧、漏液、材料揮發等現象,需在安全環境下進行。
標準引用:
試驗過程中需參考 IEC 60068-1(通用導則)及 IEC 60068-2-78(穩態濕熱試驗)等相關標準。
IEC 60068-2-39:2015 為電工電子產品在復雜環境條件下的可靠性評估提供了科學、系統的試驗方法。通過模擬極端環境,制造商可以提前發現潛在問題,提升產品質量與適用性,確保設備在真實環境中穩定運行。
方案咨詢/業務洽談,請聯系:
電話/微信:13335830295